首页 > 武侠仙侠 > [萧十一郎]蔽日 > 第42章 必有后招(一)

第42章 必有后招(一)(1/2)

目录

连城璧此言一出,几乎是漫天彻底的死寂!

四人似乎已经呆住了,良久不语。

许久之后,徐青藤才恢复从容神色,温和一笑道:“既然连少这般说,我等便自然相是信的。”

这位世袭将军满面谦和,气度雍容。他口中虽说是相信,但目光闪烁不定,甚至连称呼都从“连兄”成了“连少”。

连城璧面色这才缓和,朝徐青藤点了点头以示感激。

厉刚眼中寒芒熠熠。但他面上晦暗忽然一扫而空,起身一笑道:“想来连少旅途劳顿,在下等便先行告辞,明日再为连少接风。”

他话才说完,柳色青已起身行了一礼,径直就要走出门。

连城璧也跟着站起了身,面上是千篇一律的温和笑容。谁都知道这谈话可谓不欢而散。但任何人的面上,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失态。

——因为他们都是君子。

厉刚三人都走了,唯有司徒中平坐在原位上,安然不动。

他果然不愧是“稳如泰山”。待连城璧将人送到门口了,他才沉着声道:“厉兄且慢走一步。”

四人堪堪停下脚步。

【司徒中平这才缓缓说道:“这件事若不是萧十一郎做的,别的事也就可能都不是他做的,这次我们冤枉了他,别的也可能冤了他。”

司徒中平是个很平凡的人,面目甚至有些呆板,头顶已微微发秃,仿佛是个已历尽中年的悲欢、对人生再也没有奢望、只是等着入土的小人物。

但能坐在这里,又岂会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

司徒中平又道:“你我既然自命为侠义之辈,做的事就不能违背了这‘侠义’二字,宁可放过一千个恶徒,也绝不能冤枉了一个好人。”

“常言道:千夫所指,无疾而终。一个人若是受了冤枉无法辩白,那滋味实在是比死还要难受。”】【原著】

连城璧眼中已有了笑意。

他一直在等一个人说这句话,也终于被他等到了!

司徒中平紧紧盯着连城璧,像是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许端倪:“大盗萧十一郎若真是被人冤枉,我等不仅不能就此离开,更应想办法帮他洗刷冤屈才是。”

他说道这里,便住口不说了。他原先只不过是镖局中的一个趟子手,能爬上今日的地位,并不容易。所以他平日一向小心翼翼,很少开口,惟恐多言贾祸,惹祸上身。

厉刚三人开始往回走。

厉刚拂袖坐定,端起茶杯呡了口茶。柳色青待连城璧也落座,才将目光放到司徒中平身上: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连少与那萧十一郎相处不到两个月,又如何能判定他确实不是十恶不赦之人”

此言落下,目光又重新聚集回连城璧身上。

连城璧道:“在下坠崖之事,想必各位已有所耳闻。”

四人颔首。

连城璧微笑道:“在崖底正是多亏他多番照料,在下才得以安然无恙。”

徐青藤顿了顿:“连少受了重伤”

连城璧笑容不改:“不错。在下重伤昏迷,而在那悬崖之下,更有一片极大的沼泽。”

几人面色已开始微妙。

他们虽从未深陷沼泽,但对于那片传为“杀手”的土地,也早有耳闻。

柳色青道:“是那萧十一郎救了连少”

连城璧坦然道:“正是如此!”

徐青藤道:“江湖传闻连少是为了救一人而坠落悬崖。在下斗胆猜测,连少想救之人,可是萧十一郎”

连城璧毫不犹豫承认:“不错。”

四人神色愈发微妙。

他们并不问连城璧为何要救萧十一郎,因为君子,是决计不应该追究他人私事的。

司徒中平道:“连少庄主见义勇为,果真是侠义无双。”

连城璧谦虚一笑:“司徒兄谬赞。事实上在下昏迷良久,一直是萧十一郎照顾在下。”

司徒中平感叹道:“有沼泽的地方,四野杀机。萧十一郎并不抛下连少一人逃走,可见心性之善良。”

连城璧一笑,神色温柔。

司徒中平的眼中已有了佩服:“崖下荒无人烟,连少又身负重伤,想来这两个月辛苦了。”

“崖下虽是清苦,但我与萧兄相谈甚欢;危机来袭时,我与他并肩作战……苦中亦可作乐。”连城璧顿了顿,又继续道,“在下这一辈子,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两个月的时光。”

柳色青自作聪明叹了口气:“若是在下,想来也决不会忘记。”

连城璧颔首道:“在下相信日久见人心,却也相信‘患难见真情’。”

厅中一片沉默,四人已陷入了深思。

很多时候言语艺术便在于此。

他好像什么都没说,又好像什么都说全了。是以众人可从只言片语了解局部甚至整个过程。

——乃至于主观臆测,深信不疑。

徐青藤忽然道:“在下尤记得,四年前萧兄做过一些好事,彼时无数人冒充他打家劫舍。后来司空曙与赵无极两位大侠追踪他,也还了萧十一郎一个公道。”

司徒中平微笑颔首道:“不错。”

徐青藤道:“这般说来,是我等冤枉了他。好在此事尚未张扬,我等也便早些查出真凶才是。”

厉刚面色平板,但他的语气却充满了感慨:“不错。”

至始至终,他只说了这两个字。但他说完,气氛便骤然轻松起来。

柳色青也接口道:“萧十一郎这般忍辱负重之人,着实叫我佩服万分!在下从前对他颇有误解,如今也想向他陪酒道个歉。连兄可他在哪里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返回顶部